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著名的端午节古诗

黄历吧

请输入关键词:

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著名的端午节古诗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著名的端午节古诗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乙卯重五诗》

南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的介绍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节各种各样的粽子

端午的粽子多为家家户户自己包裹。一般在五月初一便开始准备包粽子所用的原辅料,如购糯米,买赤豆、猪肉、火腿、枣子、玫瑰酱等。初三上午早早出门到菜场购买粽叶。粽叶因各地不同而异,北方以芦苇叶为多,南方以着叶为多。粽叶又有新鲜和干的两种,新鲜粽叶是刚摘割下来的,色碧清香,一般人家都买新鲜的粽叶。干粽叶是隔年摘割后晒干的,色黄,清香味也淡。将粽叶买回后,放入锅中沸水煮透捞出,浸在清水中待用(以淹没粽叶为度),还要准备细麻线包扎用。另将糯米淘好沥干水,倒入盆内,这样便可着手包粽子了。我国粽子的形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可说是多姿多彩,形状各异,而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三角粽、四角粽、锥粽、菱角粽、筒粽(少数民族为多)、秤锤粽、九子粽、小脚粽、枕头粽等。

其中以筒粽、九子粽、小脚粽颇具特色。

筒粽

形似四方,原是少数民族用芭蕉叶包糯米蒸煮成饭,带往路上或劳作地充饥的一种吃食。后来传到探族,用纱布包糯米成四方形,蒸煮食之。现在的筒粽是用着叶包的。形如长方,一头呈平扁形,一头有两只角,包起来很复杂,手中技巧性强。筒粽包起来不能太紧,而要略松(以着叶包米后能摇出响声为好)。由于包得较松,烧煮后也比较烂适合老人、孩子食用。食时可蘸白糖,也可蘸玫瑰酱、桂花茜、蕃茄甜酱,不仅味道甜醇,并且有助消化。

九子粽

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大的似拳头,小的只有大姆指的指甲那么小。九子串成一串,非常好看。九子粽的扎线,一般不用麻线,而用九色彩丝扎,因此,就更加增色。九子粽大多作为馈赠邻里和亲友的礼物。也有送给新婚夫妇的,或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媳妇。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小脚粽

形酷似旧时代妇女的小脚,可以说一模一样。

小脚粽包起来相当复杂,手腕功夫很重要。一般是左手掌着叶,右手抓米,每抓二把米,便要添一张粽叶,不然粽叶的长度就不够用。而每添一张粽叶的同时,需用二只筷子将米捅得结结实实,这样重复不下十次,直至粽子达到小脚粽形似的长度为止。小脚粽结实异常,包好后拿在手中坚硬如石块一样,烧煮后也非常结实。故小脚粽食时,往往牙齿会咬出血来,可见其硬度。而人们就是喜爱小脚粽坚韧和清香,吃起来有嚼劲。小脚粽每一只的最很大,有的一只可包半斤,至1斤米。因此小脚粽往往是人们出门带在路上充饥的粽子,既耐饥,又方便。难怪中外人士要惊呼,中国的“粽子”是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