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端午节的习俗

黄历吧

请输入关键词:

端午节

海南端午节的习俗

洗龙水、划龙舟、挂艾草——

海南端午节的那些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在海南,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还有着洗龙水、赛龙舟、祛五毒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崖州志》中就记载到,“五月端午,保平里有赛龙船之举。为角粽,祀祖先,以相馈遗。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或折艾悬门,以辟疫。是日,士女皆出港门观竞渡。儿童放各种纸鸢,角高下。乐罗冲育黎伏三里聚众千百,互相斗殴,谓之打风筝架。虽官府不能禁。”可见,在历史上古崖州一带的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有着极为丰富的庆祝活动。

  “龙水”故事传说多

仪式说法各不同

在海南人的观念里,经过“龙水”洗浴的孩子会得到龙神的保护,身体健康不长热疮热痱,也能保护一年的健康、平安,端午节“洗龙水”成为每个家庭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海南各地,靠近海边的地方就是以海水为“龙水”,靠近河流的则是以河流之水为“龙水”,而都不满足条件的则是以洗井水为“洗龙水”,因地制宜各有不同。但正因如此,在端午节的这天,三亚等地的海边都满满当当的是“洗龙水”的人们。

说起洗龙水的习俗,与之有关的传说也是各有不同。一说是认为屈原先生是当龙神去了,还有一说是有一天村子里一个女孩正在扫地被突然来的龙卷风给卷走了,过了几天她又回来了。人们问她,她说是被卷到天上去,人家让她捣药,一直捣满三大缸才放她回家了。人们说端午节天刚亮时,在大人们挑水之前去村里的那口老水井看就会看到有龙在里面翻腾。因此,老人们普遍认为端午节那天的水是“好水”,这天女孩子们都会用井水洗头,而且是将井水抽出来后在太阳晒成温水来洗漱。

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则是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海面上来了一群海妖,占岛而居。海妖施发妖术,让老百姓染上各种瘟疫,老百姓凄惨的哭泣声把东海龙王三公主惊动了。三公主是个慈悲的龙女,她与海妖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终于将海妖击败。恶战中,三公主受了重伤,她挣扎着腾空而起,在岛上空降一场甘露,解除了岛上老百姓的瘟疫。为防止海妖卷土重来,三公主潜入海底将自己化做保护堤,从四周将海南岛环抱住,龙嘴里不断地往外吐龙涎,把海南岛四周的海水都包围着,以防海妖再犯。

老百姓得知三公主为了他们化为保护堤后,便在每年端午节这一天,跳入海中沐浴三公主的龙涎水,以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久而久之,洗龙水习俗代代相传,至今愈盛。

而在“洗龙水”的细节上还有着不少的讲究。例如,“洗龙水”的最佳时间就是中午12点钟,因为洗龙水的涵义是与龙神同浴,海南人的说法是:“洗早了,龙神还没为下水,是对龙神的不敬。洗晚了,洗的就不是龙水了,而是龙的粪水。”传统认为正午十二点是龙神入水开始洗浴的时刻,这时下水正好与龙同浴,才是真正的龙水,才能在沐浴中沾得龙神恩泽,在接下来的一年之中无病无灾、一帆风顺。

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端午节的中午12点钟,靠近海边或是河边的大人们便带着孩子到水边洗澡,在未通自来水的乡村,男人们往往会带上自家的孩子,到村里的水井边,将水打上来后,就地淋浴。

一些不方便到海边或是河边洗澡的人,则是选择由鸡屎藤、百日红、艾草、菖蒲、灯笼草,或槟榔花、海棠花、野菠萝花、艾草、一种芦苇的芯,五种清热、消炎的草药一起煮了草药水,让家中的人都一一去洗澡、沐浴。据说洗草药澡可以健身强身。海南一些客家人称端午节这一天的洗浴为“洗勒草”,实际上就是将一些具有清热、消炎、解毒、祛风作用的草药放入水中,人在洗浴过程中可以得到一定的药疗。

在社区论坛上,也有网友回忆起了自己端午“洗龙水”的细节准备。首先,在端午节前一天的晚上,人们要准备好五件花草,以暗合5月5日的数字寓意;其次,以上五样东西备齐后,在端午节这一天到水井(一般是大清早),先将五样东西用龙水洗净,然后放在水桶或水盆里用龙水泡着端回家放在祖屋门口;再次,中午的时候祭祖,放在门口泡着五件花草的龙水让祖先们先行享用洗漱。最后,傍晚时分,人们再用泡了一天花草的芳香扑鼻的龙水来沐浴。

如果家里有人计划生孩子,早晨到水井边取龙水的时候要尽量的早,最好是凌晨鸡叫时分,这样,可以率先挑到又聪明又好看的小孩(很可能是男孩)生出来。

关于端午节还有人说,在端午节这一天所有水井的水,不管昨天是清澈见底还是混浊不清,都会变成淡乳白色,并呈微混状态,等过几天后才恢复原貌,一些老人们说井水变成这样就是因为龙进来搅过了。不过,更多人觉得在那么热的天气里,“洗龙水”其实只是消暑。在儋州一带还有着海浴的说法,传说用端午节的海水擦眼,可以明目、去眼疾,一年里眼睛不生病。传说这种海浴活动必须在早晨太阳出山之前结束,太阳一照射,海水就会失去效力。

河流、大海都是赛龙舟的好场地

除了吃粽子、洗龙水,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海南人的标配。赛龙舟的来历一说是端午时节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一说楚人在屈原投江当日竞相划船去相救,另一说则是人们竞渡龙舟来驱赶鱼群,以防它们食屈原之体,而在海南当地还有着海龙王信爷及祭海神之说。尤其与大陆城市不同,海南沿海地区的赛龙舟可是在大海里进行得十分有趣,如果内地的游客前来游玩还可以尽情体验一番其不同之处。

在万宁一带就有着关于海神的种种传说,而在每一年的端午节,长辈会在观看赛龙舟的同时向孩子讲述这个故事,让节日的文化传统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传闻很久以前,有一巨鳌驮着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时常出现在虚无缥缈的海上,三仙山上生长着长生不老的芝草,有仙人日夜炼不死丹药。巨鳌行至南海时,突遇风起云涌,恶浪滔天,后打听才知南海龙王因母亲病危而情绪失控,龙颜大怒。后听闻仙山至此,特登门道歉,并求仙药医治母亲。仙人有感于其孝道,故赏仙丹一粒救其母;而此日又恰逢观音出巡,路遇此事便问土地爷问这为何方胜地,土地爷答曰:此地乃是万州府之东山再起之地也。

观音菩萨听了点点头,遂让巨鳌把三仙山放下,顺手点化了巨鳌和龙舟,巨鳌和龙舟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鳌驾石”和“仙舟”,三仙山也就变成了三峰耸立的东山岭。南海龙王为感恩,便派大臣护送一龙泉绕岭萦回,所经之处龙脉如环,仙河似带,护泉大臣完成使命后,化成10米高削立如壁遥叩菩萨的正笏凌霄,守在东山岭通天门西边保护着龙泉。而仙舟、三十六洞、瑶台、泉眼等天然奇景也保留至今。

而关于赛龙舟的历史记载,不仅在《崖州志》内记载明确,在古县治城垣定安,五百年历史的明成化古城门洞内,两个石阶叠架着两条鲜艳、修长、昂扬的龙舟更是见证了这个节日风俗。

此外,海南能赛龙舟之处,必定水系发达,有舟楫通行。“椰乡”文昌临海傍河,自古当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会举办赛龙舟;澄迈县金江镇南渡江承办中国龙舟公开赛(澄迈站),更成为独特的民俗文化品牌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省区队伍都会聚集在此处参赛;侨乡万宁“龙舟小镇”和乐镇,小海周边村民自发举办龙舟比赛等;崖州区境内的宁愿河,自古就是人们竞舟的好去处。

“点红泥”、草药浴 多种方法祛“五毒”

有句俗语——“正月善、五月毒”,意思是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身体需要祛毒。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来说,端午时节人们都喜欢以桃印为门饰来驱邪。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于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续汉书·礼仪志》中曾记载:“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

而在海南,每到端午节中午12时前,家家户户都会用艾叶、菖蒲等煮上一锅水给小孩淋浴,保佑身体健康。还有些地方则有端午“点红泥”的习俗,洗完龙水后,老人们掏出一包红黄(也就是雄黄)的粉末或是雄黄酒,用手指挑上一些,或者和了水,抹在孩子们的眉心、肚脐、手掌和脚掌上,剩下的撒在各个墙角,以驱走毒虫。而在端午节前夕,每家每户都会买好艾草、百日红、灯笼草、牙菜、鸡屎藤等,两三枝为一小束搒起来挂在门两边,或几支艾草插在门口,以保佑家人平平安安。

此外,至今海南民间仍有悬镜于门以避邪之俗。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因此在很多海南人家的门口,常常会看到有面镜子悬挂于前,达到以镜驱邪之目的。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